2015二七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2015年,二七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9%;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市定目标内,各项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
今年,区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全域发展,着力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围绕“一中心、两集聚、多特色”产业功能布局,坚持高品位规划、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建设,进一步发挥“五大板块”龙头、示范效应,全力将其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加快二七新区建设步伐。以城市次中心功能提升为目标,尽快完成新区38平方公里范围内剩余拆迁,实现新增报地2000亩以上,土地供应1500亩以上。坚持“招大引强”理念,围绕电子商务、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紧盯国内知名企业开展定向招商、重点招商,积极与路劲、万达、恒大、平安等企业对接,争取签约10亿元项目5个以上。加快推进绿地双塔、电信枢纽大厦、凤凰岛等项目开工建设,确保郑州CSD、红星美凯龙等产业项目尽快出形象,实现锦绣山河、建业泰宏国际城、亚星盛世等项目开工商品房110万㎡、安置房140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亿元以上。以“新区基础设施2015年基本完善”为目标,加快侯寨水厂一期、自来水加压泵站、荆胡变电站等项目建设,建成鼎盛大道、杏梁路等18条道路,不断提升新区承载力。
加快马寨产业集聚区晋星升级。以打造河南省星级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实施“龙头型企业引进、规模企业上市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扶持、高耗低能企业外迁、企业家精英培养”五项计划,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力争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90亿元,主导产业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65%以上。加快康师傅二期等项目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以上。利用标准化厂房,打造一批现代食品“园中园”。高标准抓好马寨新镇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健康、养生、养老、休闲等产业,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确保1平方公里起步区年内出形象、出亮点。
加快二七特色商业区提档升级。以国际商都建设为契机,围绕打造千亿级商圈的目标,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商业运营管理团队,着力提高商业区运作运营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内环区域城市有机更新,抓好亚细亚商场及周边区域、铭功路以西等地块的改造提升,加快金博大城扩建、时代广场、百年德化二期等项目建设,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亿元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0亿元。以“重塑百年德化商业街形象”为目标,高标准谋划、推进二七印象等项目建设,引导德化新街、德化大厦等项目高起点招商,着力提升商业街区业态品质、发展品位。开展二七广场、火车站周边区域综合整治,加快城市中心广场建设,推进地下空间开发,进一步优化区域环境。
加快医疗及高端服务区规划建设。依托辖区优质医疗资源,发展医疗保健、医学成果展示及健康服务产业,加快形成医疗服务产业集群。抓住旧城和城中村改造机遇,规划培育医疗康复服务、医疗器械经营、医疗教科研及配套服务等产业,力争3—5年,把医疗及高端服务区打造成为功能不断完善、优势更加凸显、服务品位高端,兼具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加快全域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发展。紧盯“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的发展目标,围绕水、林、地貌、遗迹、文化等元素,精心打造生态文化游、休闲游、红色游、工业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力争将我区建设成郑州市近郊游的首选之地。高标准做好南部城区现代田园城规划编制工作,设立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推动文化旅游、休闲养生、都市农业等产业发展。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实现精准化重点招商10个以上,积极推动路劲文化产业园、万达文旅项目、永泰文化旅游综合体等项目落地。以3A级景区标准,加快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老奶奶庙旧石器遗址公园建设。按照“保护性开发”的原则,以古村落、文化遗迹、特色建筑为保留提升主体,适度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旅游发展”四轮齐驱。积极创建美丽乡村,确保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农村环境整治、农业产业提升和农民素质提升等方面达到省人居环境示范村标准。抓好都市型农业发展,力争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6家、培育提升3—5家休闲农业精品园区。
(二)实施开放创新,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和活力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互联网背景下新型业态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有利契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城南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建设,确保河南网商园二期、三期和中国?中部电子商务港总部基地一期运营见效,力促敦煌网华中区总部等项目落地,引进大型电子商务项目(企业)20个,培育3家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本土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着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重点招引龙头型物流企业落户,加快苏宁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努力建立与现代服务业相配套的物流服务体系。
大力开展选商引资。秉承“招大引强”理念,积极吸引符合产业规划的重大项目和品牌企业入驻,确保保利城市广场等5个“三力型”项目和5个“五职”招商项目落地建设,力争新签约主导产业项目12个以上、品牌二次招商项目20个以上,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坚持引资、引智、引技术、引平台相结合,积极引进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国家级质检中心等体现核心竞争力的业态,健全产业功能配套。
强力推动项目建设。继续开展“项目服务年”活动,健全项目现场督办会、土地规划周例会、项目推进周例会等工作推进机制,加快以苏宁电商园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推动以华润万象城二期、郑州华贸商业中心为代表的高端商贸业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投资超400亿元,力争纳入省市重点项目20个以上。
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各类空间规划编制,超前做好重点区域、重点项目详细性规划,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加大土地报批征供和存量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力争实现报地3000亩、征收3000亩、储备6000亩、供应2500亩。着力增强政府投融资公司融资能力,在推广PPP模式、拓展融资渠道、做活多元业务上求突破,实现融资20亿元以上。强化资金管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财政运行风险,形成“融得进、用得出、管得好、还得上”的良性循环。
突出抓好创新发展。设立专项资金,探索推进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着力搭建企业培育、创业孵化平台,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结合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探索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制定落实扶持科技创新创业的配套政策。积极推动企业技术革新,扶持重点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鼓励支持新大方、帝益肥等企业扩大规模、改制上市。研究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构建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和留学生、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平台。进一步加强院地、院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稳步推进改革改制。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努力构建“体制顺畅、制度高效、保障有力、运转协调”的发展体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推进“五单一网”制度改革,探索实施行政审批“一科制”受理、内部循环审核、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努力实现流程最简、审批最快、服务最优的“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进财税、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和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不断完善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医疗、生态环保等领域建设。支持银行、证券、信托、债券、基金、风投在内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在二七发展创业,实现产业的高端化和经济形态的现代化。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委会改居委会工作。加快农民市民化,逐步将城中村、城郊村和产业集聚区内村庄的农业人口成建制转为城镇户口;通过开展素质技能培训、市民大讲堂等活动,促进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换。同时,持续深化土地管理制度、集体林权制度以及科技、民生、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等重点领域改革。
(三)推进四大工程,进一步加快全域城镇化进程
坚持“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理念,实施四大工程,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着力加快大棚户区拆迁改造工程。全面完成17个项目的遗留拆迁;启动并完成新定3个重点区域项目、7个旧城改造项目、8个合村并城项目拆迁,完成征迁800万㎡以上。力争实现孙八砦、中央商务区等15个项目1500亩土地出让;完成河医片区等9个项目控规方案批复等工作。
全力推进安置房建设工程。围绕拆迁区域安置房全面开工、政府主导安置房全线启动的目标,实行安置房建设承诺制,确保开工建设滨河花园二期等16个项目安置房和商品房350万㎡,实现50%动迁群众回迁安置。积极探索村集体物业与市场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努力解决安置房物业管理、房产证办理等问题。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成立区公共租赁住房发展中心,加大对公租房的建设、管理、配租、监察和服务力度。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理念,确保重点区域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其他区域进一步健全。重点完善南部城区路网、管网,力争将郑密路等4条道路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以及渠南路等21条道路列入市城建计划,实现水电气暖、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全力推动生态廊道、绿地和垃圾中转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整治提升8个公园(游园)和7块街头绿地;完成500亩低质低效林改造及郑少、郑尧、绕城高速公路两侧绿化提升建设任务。
强力推进城市形象提升工程。按照“确保有面、确保有质、确保时限”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启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工作,落实解决好群众行路难、办事难、上学难、就业难、就医难“五难”和建设“整洁、畅通、有序”城市形态两大任务,全力打造“10—15分钟便民生活圈”。以郑州市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探索推进城市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区长热线“三网融合”,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着力提升环境卫生清扫保洁能力,确保城市环卫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0%以上。
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和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整治,不断改善城乡环境。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配合做好郑州市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贾鲁河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抓好建筑工地扬尘、渣土车抛撒等污染治理,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工作,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让损害环境者依法付出代价。
(四)牢记民生优先,努力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全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落实群众“七个更”期盼要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抓好省市区“十大实事”等民生工程,努力让全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围绕“品质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六名工程”,着力打造现代化教育体育强区、名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不断丰富“四个一”社会救助体系内容,开展好低保、低收入等各项政策性救助。全面完善从社区到医院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积极争创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落实好“单独二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持续加强“四位一体”互补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推进“就近养老”模式,打造2个社区托老试点。继续抓好国防教育、双拥工作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民族宗教、机关事务、妇女儿童、人防、物价、侨务、档案等工作。
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强力推进网格化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加快完善基层四项基础制度,不断强化公共服务和居民自治,重点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妥善处理群众利益诉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大食品、消防、煤矿、危化、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不断提高安全监管、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筑“疏导化解、治安防控、打击犯罪、法治保障”四大平台,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二七”。
认真做好实事办理工作。在确保完成省、市“十大实事”涉及我区任务的基础上,重点为辖区群众办好以下实事:
2015十件大事
1、进一步改善低收入家庭居住环境。新开工公共租赁住房1504套,新开工棚户区改造住房17484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9000套。2、推进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投资1.05亿元,新建、迁建中小学校、幼儿园5所,新增学位4560个;投资500万元,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实现区属中小学校“三通两平”。
3、积极推进就业、促进创业,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000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少于500人;小额担保贷款8000万元。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加大劳动就业培训力度,完成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500人。
4、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投入450万元,提高新农合补助标准,在2014年每人每年90元的基础上增加50元,达到每人每年140元。
5、以“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为依托,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投入3000万元,加快推进标准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打造10个功能完备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每个社区增加5万元工作经费。
6、大力推进“畅通郑州”工程建设,完善城乡路网体系。新建市政道路18条,改建乡村道路4条;着力破解停车难题,新建停车泊位8000个。
7、实施绿化提升工程,积极构建生态园林城区。投资1.8亿元,加快推进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和郑登快速等生态廊道建设,新增绿地230万㎡。
8、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文化队伍整体素质。积极开展文化进基层活动,为辖区群众开展100场公益演出和100场公益培训,培训文化骨干20000人次。
9、设立2000万元困难救助专项基金,进一步加大帮扶救助力度,对特困家庭和贫困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等给予特殊医疗救助。
10、探索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监管体系,充分发挥数字化监控平台作用,确保辖区大中型餐饮企业、学校食堂等重点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覆盖率达到100%;全年开展食品安全动态检测2100批次。
(五)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新常态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打造法治政府、高效政府、廉洁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扎实推进“六五”普法教育和“法律六进”活动,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探索建立政府智库,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
加强效能建设。坚持重点工作重点推进,强化重大事项、重点项目台账式管理,以过程控制、责任倒逼强力推动工作落实。实施政府绩效管理,建立分级分工负责、层层传导压力、每周督促督导、每月观摩评比、年底严格奖惩的工作机制。坚持明责、尽责、问责相结合,严格实施行政问责制、公开承诺制、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考核评议制,对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实行倒查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切实转变作风。持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改进作风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增强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强化厉行节约,力戒铺张浪费,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加大对政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专项资金等重点领域的监察审计力度,从严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郑州商业观察 » 2015年郑州市二七区政府工作报告,加快特色商业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