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本的城市规划越来越跟不上人们前行的步伐,旧城改造、城市扩围等问题逐渐成为摆在规划者眼中的议题。如何将科学的城区设计与便捷的生活相结合,成为大多数城市规划者们努力思考的问题。
纵观近年来郑州的变化,城市规划者们交出了一张还算让大众满意的答卷。 曾经最高的二七纪念塔,如今早已淹没在高楼林立之中;曾经伴随我们出行的“大辫子”(电车),也被更加快速便捷的地铁与BRT所替代….
今天,与大家一同回顾2015年郑州主城四大区的政府工作报告
(一)强力推进以安置房建设为重点的大棚户区改造,打造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核心引擎
坚持把大棚户区改造作为新常态下强投资、扩需求、促转型的战略举措,率先在全市实现全域城市化。
一是全面完成剩余村庄拆迁。新启动刘庄等13个城中村和周庄等3个合村并城共16个项目改造,年内完成辖区所有村庄搬迁,其中姜砦、大铺、司家庄等3个项目上半年完成搬迁。
二是全面加快安置房建设。紧紧围绕“安置房全面开工建设,三分之一被征迁群众回迁入住”的目标,积极破解资金、土地和手续办理难题,加强规划预审、建设监管和竣工验收,同步完善交通道路、水电气暖、学校医院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努力为群众创造安全便利、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年内确保黄家庵等11个项目安置房开工建设,徐庄等22个项目完成建设总量的80%,聂庄等12个项目全面建成,三分之一群众实现回迁。
三是全面加快村民身份转化。充分考虑“村改居”管理、群众就业增收、社会保障、小区物业管理、便民服务设施配备等各类问题,加强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的宣传引导,促使搬迁村民从角色意识、社会心理等方面逐步融入市民群体,实现居住环境、就业结构、公共服务和消费方式的城市化。
(二)全力推进以招商项目为重点的大项目建设,打造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支撑
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新常态下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动力的战略举措,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以项目承载投资增长,以增量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领导分包、重大项目推进等机制,组织项目建设观摩会、开展项目建设“六比六看”,千方百计破解“手续办理难、项目开工难、开工推进难”三大难题,以项目建设大提速助推区域经济快发展。
计划安排省市区重点项目184个,年度投资495亿元,其中重点推进万达中心等91个续建项目、瀚海购物中心等51个新建项目,确保兰德国际中心等17个项目建成投用,形成新的建设高潮。同时,进一步加大区级财政对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计划安排政府投资项目64项,年度投资16.37亿元,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紧紧围绕“8+1”主导产业,紧盯外商、央企、行业龙头集团,发挥招商大使、行业商会作用,新引进一批具有行业带动效应的领先企业、经济贡献度高的总部型企业和成长空间大的战略性创新型企业。年内力争新签约项目30个以上。支持辖区优秀企业拓展国外市场,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提高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继续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沟通联系,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三)全力构建以主导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核心优势
坚持把发展主导产业作为新常态下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关键所在,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创造转型,实现发展方式与动力的同步转换、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共同提升。
一是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围绕“8+1”产业发展战略,鼓励辖区传统商贸企业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引进高端品牌、开展电商经营,引领全省现代时尚消费潮流。结合大棚户区改造,引导新建一批特色楼宇,规划建设一批特色街区,形成一批特色商圈,不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支撑作用。利用辖区技术和人才优势,鼓励企业开展云计算、物联网等关键技术攻坚,带动软件研发、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等高成长性产业集群发展。
以工业设计为主线,拓展服装、广告等设计领域,做强创意设计产业。持续推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引进培育一批总部型文化企业,在全国叫响金水文化品牌。突出与郑东新区错位发展,发展私募基金、风投基金等新兴金融业态,打造中小金融机构集聚区。
二是完善产业发展布局。在中心城区按照特色商业街区的模式,重点发展楼宇总部、金融服务、电子信息、现代商贸等产业,努力打造在中部地区具有强大要素吸引力的现代服务业核心集聚区;在北三环以北区域加快发展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产业,加快建设与中心城区互补发展的经济次中心;在金水科教园区发展服务外包、生物科技等高技术产业。
三是丰富产业发展载体。金水科教园区建设重点围绕重大招商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要素吸聚能力,尽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探索建立工业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产业化投融资机制,搭建创意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拓展创意设计产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梦工厂”创意设计技术制造体验服务平台,完成起步区二期大楼建设,力争新引进知名企业50家。金水特色商业区尽快完善组织构架,重点联合华为集团筹建电子产品展示体验中心,依托阿里巴巴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专业电商交易平台,力争电子信息产业总体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飞地经济产业园尽快开工建设一期起步区,推动食品、制造等企业的生产加工环节有序转移,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四)全面提升以先行区建设为重点的基础支撑能力,培育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竞争新优势
坚持把基础支撑能力作为新常态下提升城区综合竞争力、吸引创新要素的重要抓手,以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先行区建设为引领,持续完善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努力实现城区面貌有明显转变、城区承载能力有明显提升。
一是以交通道路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重点打通城北路等13条断头路,加快建设普庆路等14条道路,完成经一路等28条道路整修、经四路等10条精品街提升整治,积极配合做好轨道交通5号线、农业路快速通道等市政重点工程征迁工作;新建(升级改造)垃圾中转站19座、公厕76座,新建环卫之家17000平方米、停车泊位8000个,设置环卫工人休息场所48处,配合做好东三街等30条道路水电气暖管网改造以及紫荆、园艺等4个输变电工程,提升城区承载功能和支撑能力。
二是以精细化管理为重点改善人居环境。完成北三环生态廊道绿化提升和8条新建道路绿化,积极开展拆墙透绿和屋顶整治,打造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功能,加强联合巡逻执法,强化扬尘综合治理,依法取缔占道经营,坚决遏制乱撒乱倒,尽快形成“整洁、畅通、有序”的现代化城区新形态、群众生活新环境。
三是以便民利民为重点优化发展环境。综合利用政府投资、奖励引导、补贴帮扶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教育、医疗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缓解群众“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
(五)大力实施以自主创新为重点的创新驱动战略,培育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核心竞争力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新常态下培育战略竞争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途径,推动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有机融合,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使金水成为中部地区技术与资本要素最密集、科技金融发展最活跃的地区。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科技资源整合共享、关键技术重大项目联合攻关和产学研协同互动等机制,加快上海交大中原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和高校院所共建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创新联盟,力争各类研发机构达到120家以上。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推进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力争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以上。
二是集聚人才创新要素。健全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等机制,加快金水人才服务中心建设,探索设立海外人才联络站,实施人才服务“169计划”,大力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筹建大学生产业园,积极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实现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对接。
三是强化金融创新支撑。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金融支撑、社会融资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积极探索创业投资、后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机制,充分发挥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导向作用,加速科技成果的资本化、产业化,力争2家以上企业实现“新三板”上市。
(六)全面加快金水科教园区建设,打造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核心增长点
坚持把科教园区作为新常态下承载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高端转型的重要突破口,突出要素集聚和功能完善,努力推动园区建设见形象、出规模。
一是加快规划编制报批。在园区总体规划完成报批的基础上,尽快完成市政交通、景观水系等专项规划编制和河南省电力科技园等29个项目的控(修)规编制(报批),为园区快速发展绘好蓝图。
二是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慧科环路等29条市政道路设计,开工建设杨槐路等23条道路,确保景致路等8条道路建成通车、慧城环路跨高铁和中央大道跨连霍2个立交主体完工,加快实现园区内部道路的互联互通,与主城区实现有机融合。
三是全面掀起重大招商项目建设热潮。围绕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用实施全过程专人跟进服务,全力帮助解决手续办理等各类难题,确保中美合作生物医药科研基地等5个项目顺利开工、西亚斯亚美迪国际软件园等7个项目一期主体完工、河南外包产业园等6个项目完成二次招商,以项目建设提速带动产业发展集聚,全力打造金水转型发展新高地。四是强化要素资源保障能力。强力推进合村并城工作,年内实现土地征收2431亩、供地2500亩、融资11亿元,为园区快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七)深入推进以“五单一网”为重点的全面改革,激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新常态下添活力、增动力的关键之举,继续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推进改革,加快把改革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一是以市场化为方向,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建立政府权责清单,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关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经济发展新动力。采取BT、BOT、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我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投资和运营。加快改变以项目直接拨款为主的科技经费和产业引导资金支持方式,探索建立以基金等金融手段支持研发和产业化的财政支持机制。探索推行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建立以竞争促绩效的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新模式。整合提升金水投资、金科建设等营运平台实力,建立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出资关系清晰、职责使命明确、考核管理科学”的国有企业发展格局。
二是以简政放权为原则,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五单一网”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服务提升。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审批事项等五大清单,推行网上审批电子监察,压缩审批期限,强化限时办结,提高工作效率。结合“智慧金水”建设,积极推进政务网建设,逐步实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一站式”网上办理。
三是以惠民利民为根本,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以网格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科技支撑、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重点培育和优先扶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完善居民自治制度,形成政府、社会、公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八)持续加强以“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为重点的民生事业,营造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良好氛围
按照市委、市政府三级三类便民服务的要求,围绕“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全面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和政务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统筹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五难”问题,让更多发展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其中,除去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先行区已经安排的民生工程之外,重点做好黄河路一小等8所中小学校新(改扩)建、中小学生生均经费提高、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雾霾治理、金水区总医院建设等工作,实现“走进金水不一样、居住在金水不一样”的目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郑州商业观察 » 城改+产业升级+商业崛起|金水区2015关键词